哈尔滨学院学报
主办单位:黑龙江省教育厅
国际刊号:1004-5856
国内刊号:23-1485/G4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38796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以生为本 探图问究
 【内容摘要】当代科学研究发现知识产生的原因、途径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。我国教育提出新课程改革,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应运而生。美术教学具有视觉性、人文性等特点,学案设计围绕学生观察发现设问,经探图问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。学案应用以生为本,由建构学生的个性解读,改变和重构教学的指导行为。

  【关键词】探究学习美术学案以生为本

 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,科学研究发现科学的成果不是真理。因为当科学研究的理论、方法、媒介等诸种要素发生变化,以前的科学知识就会被后来的科学发现、科学知识所替代。由此证明知识产生的原因、途径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。伴随着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,要求教育要以培养有独立个性的创新人才为目标,从而促成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大趋势。

  一、新课改: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提出

  2011年版的《美术课程标准》前言明确指出:“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,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,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;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,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……”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精神的不断深入,作为学校教育领域重要概念的探究式学案也应运而生。

  在中学,开设美术课不是要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,而是通过美术教学,发展学生思维、启迪学生心智、引导学生创新实践。实际学校调研“教师讲,学生听”的教学模式依然广为流行,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现状令人担忧。为此,如何改变和重新构建教学的指导行为,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,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。因此,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,旨在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,培养学生自主求索与创新能力。其关键在于根据学生实际,提出高质量、反映学生求知过程且体现个性差异的设计方案,从而变传统灌输型教学为学生自主与主动发展的教学。

  二、探图问究: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设计

  谈及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设计,溯源探究学习,简括“探图问究”。探究学习以学生为本,以探导学,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、经验中因好奇、疑惑而提出问题,再就问题展开系列求索活动。美术教学具有视觉性特点,涉及大量的图形图像。“探图”指以学生的观察发现作为设问起点,依托美术图示优势构架课程的相关点。之后由“问”(多样化的)尝试“探图”中各种“究”(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个性化参与)推导相关联系,找寻最佳的、最接近“真”的答案。然后再“探图”设“问”,最后发布“究”之结果并通过“图”接受、回应“探”之疑。以人美版七年级第二课《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》中学绘画探究式学案设计为例:

  探图发现:(一)自主学习(游戏探究)线条画帽子和帽子里的兔子:1.观图:怎样添画变魔术师。2.问图:生活中在哪儿还见到过手绘线条图像?(二)交流展示:充当旅行者画旅行路线图。(三)互动探究 活动一:读图(布展示意图、室内效果图、花卉生长图)怎样传达意思?活动二:画图(多样表达)“一杯热水”。活动三:究图(触类旁通)怎样表现“会动的篮球”?

  填图问究:(一)自学学习(填图:《周末一天》)用画表现:早、中、午、晚。(二)交流展示,填图补充:学习、睡觉、美食、娱乐。(三)互动探究 活动一:配图连线,用线表现自己当下的情绪。活动二:添加表情,表达周末一天的体会。活动三:观摩重组,合作搭配一天的生活。(四)拓展延伸(背景添画)以重组画面展开联想,在背景添画表现远近关系,为下次学习探究做铺垫。

  这样的学习,站在学生角度由学代教,突出探索过程。学生每次掌握新知识都以其个人方式,理解吸收新信息,解决新问题。美术教师要善于用图发挥想象的学科优势,以设“图”(图形图像图示)侧重训练学生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设计始终围绕学习目标,既保证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的有效性,又潜引学案在课堂运用中的生成优势。

  三、以生为本: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应用

  新课程倡导生成性教学,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应用——以生为本。新版《美术课程标准》在实施建议中指出:“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,设置问题情境,鼓励学生独立思考,发现问题,形成创意,并运用美术语言和多种媒材创造性地加以表达,解决问题。”①感知不完全是学习探究产生的根本原因,推进学习的是问题。因有“问”才能会“生”究。所以,“以生为本”的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应用,依学案引发学生未知的东西,教师要让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“为什么”“是什么”“怎么样”,以此推动学生思维的有效拓展。

  其次,“以生为本”换角度理解可为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性,师生共同发展。犹如欣赏者欣赏一件艺术作品,一次审美经验就此在欣赏者和审美对象的对话中展开。应用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,处于学习情境中的师生对将要出现的对话并不能完全确定。正是这不确定才让媒介知识和客观知识相互作用产生新知识,称为构建性知识。随着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应用的展开,过程的进行需要教师和学生一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。构建性知识成为对话者思考和互动的产物,知识建构成为大家共同参与的结果。同时个体在审美过程中还赋予艺术作品以个性解读。通过建构这种个性解读,新的学习需求、方向不断加深,思考和感悟时有形成,所生成的东西才会对人产生实际影响。

  因此,评价中学美术探究式学案设计与应用,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,而在能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,在课堂教学中碰撞出多元解读的火花,促进师生共同发展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哈尔滨学院学报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哈尔滨学院学报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